盛泰资讯
行业资讯 盛泰新闻 聚焦媒体

城市设计的维度和视角

作者 建筑学报

崔愷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在进入一个关键的转型期,从之前快速扩张式的发展向城市生态修复、品质提升、特色营造等方向转变。这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而具体的指示,住建部也把城市设计提高到城市管控的法定程序。许多大中城市的政府领导都在大抓城市双修和城市设计,而雄安新区以及多个国家级新区也为建设领域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提出了“千年大计,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口号,我国城乡建设的确正在迎接一个新时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这两年城市设计也成为行业内热议的话题。比如城市设计与上位规划和下位建筑设计到底如何划定边界?城市设计到底包含哪些内容?是不是就是风貌设计、形象设计?城市设计导则到底规定到什么程度?如何用导则作为依据去审查建筑方案?能否作为土地招拍挂的必备条件?城市设计到底应该由规划师来做,还是建筑师来做?亦或景观设计师、市政工程设计师的工作是否也应统一纳入城市设计的范围来?


北京建筑大学在市政府的推动下成立了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召集了规划、建筑、景观、生态、环保、节能、市政、交通、数字信息等方面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制订计划,开展课题研究,为北京副中心亦或京津冀城镇化发展服务。本人应邀出任创新中心的主任,自己的工作重点也从单纯的建筑设计向城市设计转向,边学习、边观察、边研究,也时常指导院内的规划团队开展一些城市风貌的规划设计,而在日常的工程设计中,我也更有意识地从城市设计角度思考问题,找到建筑设计的切入点。2017年我在美国做了3个多月的访问学者,时间不长,跑了一些城市,除了去参观那些早已期盼已久的大师经典建筑作品之外,也更注意在城市中行走、体验,观察美国城市中心的一些城市设计成果,也请教了一些专家学者,对城市设计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在这次中国工程院主办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南京)”上,我做了“城市设计五题”的发言,主要是结合近年来我们的一些研究和设计项目谈一点儿对城市设计的认识。我认为城市设计可以有不同的维度、不同的层级和不同的视角。


一般来说,提到城市大家都喜欢从空中开始看,一张规划图、一个城市模型、一幅鸟瞰图,这是反映城市整体格局和风貌的视角,当然是最重要的,也是各地领导最关心的,也是规划师们最要费神去想像的。为什么费神呢?因为如果是一个新区,他们并不可能知道这些建筑是什么?谁来投资?会不会是这个样子?只好先臆造一个图景,让领导满意,否则城市设计就很难被认可,其实大家都知道这种图景很难马上实现,实现时也很难不变样。如果是对现有城市来说,要达到鸟瞰图上的效果就更不容易,要么要“穿衣戴帽”,要么要大拆大改,其操作性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也确实碰到几次政府领导问我:咱们这个城市太乱了,是否您能定几个色,几个月内我让业主刷上去,城市不就有特色了么?凡此情况,我都很紧张,绝不敢贸然答应选什么色,因为我常见到一些乡村就这么被刷新过,那种虚假和廉价的新面貌除了应对某些政绩活动,几乎毫无价值,钱花了但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更别说一个城市了,实在有些可怕。所以说,大家最常表现的、最期待和关注的城市鸟瞰视角的城市设计是很难实现的。越画得具体,越不真实,越没用。当然这并不是说这种层级的城市设计就没有用,而是在这个层次上更应关注城市格局的特色,比如城市规划格局与自然山水环境的关系,城市路网是否反映地形地貌特点,城市新区尺度、密度、高度与老城肌理的空间过渡关系,城市公共空间和生态绿化体系的关系等。这些设计意象对形成城市特色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能在规划审批中加以控制和引导的。而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不少在有山水特色的环境中粗放规划,将毫无特色的方格路网罩在有些丰富肌理的地形上,失去了创造城市空间特色的机会,很可惜。当我们碰到这种规划还未实施的时候,都会试着与政府商量,可否在建筑设计之前先做一个城市设计,调整上位规划格局,不仅能将有特色的山水环境保护下来,也使城市的空间有了特色。实在说,我虽然是建筑师,但我认为城市的特色比建筑的特色更重要。一旦错过了这种机会,建筑做得再好看些又能怎么样?而一旦城市格局有了大特色,房子好一点差一点也影响不大,许多国内外城市的案例都能说明这个问题。这里我选了在福建南安和四川仁寿县的两个案例,通过城市设计,修改了原有规划,“救”下了一片山水环境,也营造了有特色的街区和建筑,心里就像做了件善事儿一样特别踏实,很有成就感(图1、2)。此为题一。


▲ 2 四川仁寿城市设计(b:原规划方案大方格路网与现状丘陵地形不相符)



如果我们并不依赖实现起来颇费时间和投资的大尺度的城市设计,那么提升城市品质急需做的就是城市织补。在过往粗放式的城市建设中,许多建筑之间不协调,许多公共空间不连续,许多建筑和绿化用地碎片化,要解决这类问题单靠嵌入新项目也很难解决系统性的问题,因此城市设计在此关注的重点是城市织补。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既有建筑到新建项目,从建筑到步行空间、到公共广场和花园景观,从地上到空中、再到地下,城市设计几乎要触及城市空间中各个层面。而设计也是跨界的大设计,要打破城市建设中的条块分隔,开展各专业之间的积极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交给市民一个无缝衔接的、完整和谐的城市环境。应该指出,对城市存量的规划手段和思路与城市增量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用传统的规划套路处理城市织补的问题是完全行不通的,也下不去手。我们也不能再为拉通城市街道网格去粗暴地裁切高密度的建成区,而为了历史街区的尺度和肌理的完整保护,诸如扩宽小街胡同、建筑退线、密度指标、绿化率等一系列规划管控手段也不再适用。所以用城市设计的视角和方法去做,采用“陪伴式”的设计服务是城市织补较有效的手段。近期听说北京规土委在策划推动一千名(可能有点多)设计师负责一千条胡同的责任建筑师的服务模式,这是十分值得期待的。我们在北京天桥一块犬牙交错的小地块上设计的一个天桥传统文化传承中心的小项目(图3)和前门大栅栏H地块项目(图4)就是在这方面积极的尝试,虽然难度大,磨合时间长,但我认为方向是对的,项目也在推进中。此为题二。


▲ 4 前门大栅栏H地块项目



如果从城市空间的构成来讲,街道几乎是人人天天会用的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我提出城市设计应该从脚下做起,就是要关注城市街道设计,尤其是步行空间的品质。可是每天我上下班走过的街道,也就是住建部门前的三里河大街怎么样呢?设计是按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三块板式的断面,中间是上下四车道,然后是绿化(并不太绿)隔离带,外侧是非机动车道,现在基本上是停车带,再外侧是行道树,再外侧才是人行道,人行道再外侧是市政绿地,再外侧是建筑用地,这里多是政府机关的前广场或停车空间。这样的道路断面至今仍是城市规划中常用的经典范式,似乎没有什么改变和提升的必要,但实际上品质不高且问题不少。比如,街上随意设栏杆问题,主路中间设栏杆,据说为了防止人横穿马路和汽车随地掉头;公交车站设栏杆,据说为了让人排队;自行车道上设栏杆据说是这段不让停汽车;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之间设栏杆据说是不让人横穿自行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之间设栏杆据说是不让人踩踏绿地;政府机关和人行道之间设栏杆是怕闲人进入影响安全。可见所有栏杆都是用来限制人的行为的,又怎么体现以人为本呢?还有的路段占路施工,人行道宽度被压缩到不足1m,还有的共享单车堆放在路边,人只好绕开或躲闪前行,还有花池高台既不美观又碍手碍脚,还有的地方铺装简陋、常修常坏,别说景观设计、街道座椅和陈设,更别说两侧建筑对街道的开放度了⋯⋯但是我想这些事儿要提升改造不难吧?比如能否用标识线、标识牌代替栏杆告知路侧停车的规定?能否用绿草绿篱代替栏杆来保护人的安全?能否用更多的树林代替草坪让人可以进入,又不必担心被踩坏?能否用临时的管理措施来防止突发事件而取消缺乏善意的铁栅?能否在街边为老年人设一些座椅?能否让街边商场有外摆的餐饮平台让人们可以在街上坐下来?但实际了解下来却并不简单,一个断面的管理权属分为多个部分,各部门有自己的规范规定、有自己的设计权限、有自己的建设主体,分界清晰,不能逾越,这就是为什么栏杆各做各的,地面各铺各的,景观和街道陈设各管各的,凑在一个断面上,不好用也不好看,行人感到处处被管,而不是处处有尊严地被服务。说实在的,这还是北京比较好的大街呢,更别说其他的背街小巷了,与国外城市相比,我们许多城市的街道品质不高,是造成城市印象不佳、文明程度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升城市品质,就要从基础做起,从脚下做起,从小事和细节做起,而要做到这点,就要允许跨界设计、统一建设、综合管理,而城市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跨越条块分隔,把街道当成一个整体的空间来设计,比起其他类型的城市设计任务,这是投资小、见效快、市民获得感强的大好事,为什么不优先做起来呢?2017年9月在王府井商业街上的绿池和坐凳系列是个快题设计,10天就搭建完成,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图5)。后来我们又在无业主、无立项的情况下,利用课题研究做了一段三里河大街步行空间的改造设想,也希望推荐给相关部门,争取能够实施(图6)。此为题三。




▲ 5 王府井商业街上的绿地和坐凳系列及建成实景

▲ 6 三里河大街步行空间改造设想



我们在观察和体验城市时总觉得城市密度是个问题。我们的历史古城虽然是以低矮的平房为主构成的,但均质的高密度使其形成一个致密的整体。国外的历史城市亦然,五六层的楼房一栋栋比肩相靠形成了完整的街墙,石块铺就的小街尺度宜人,透过一个个门洞你可窥见大大小小的内院花团锦簇,优雅精美,既便是美国的现代都市中心,一栋栋高楼密集排列,楼下总有丰富的广场、花园和向城市开放的“灰”空间。应该说高密度的城市尺度更宜人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建国以来沿用的规划方法却一直是以城市机动车道为主导的,根据预测的交通量去画路网、定路宽,形成的空间尺度当然就不太宜人,要想创造步行空间的应有尺度只能在保留的传统商业区中或建设用地内结合某些商业步行街设计去解决。另外,我们严格执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日照间距标准也是城市失去密度的重要原因。不管城里城外,不管中心区用地多么紧张,只要是居住类建筑几乎都要保证日照标准的硬性要求,所以许多原本历史上十分完整有序的城市格局在改扩建中变成无序和混乱的群簇状,但实际上这却是经过精心的日照计算而得到的结果,十分无奈和尴尬。还有诸如一定要在地块内设消防环路的不合理规定、建筑退线做地块内小市政使之与大市政分开的规定、各个建筑用地对绿地率指标的规定,凡此种种,就形成了谁也不担责任的松散无序的城市景象,的确今不如昔!那么今天我们对城市的织补,对建成区存量空间的改造和利用可否逐渐(肯定不能一下子)扭转这个局面,解决而不是继续恶化这个问题呢?我想这是城市设计的主要设计和研究方向。我认为对城市密度的研究可能会发掘建成区的空间资源潜力,在织补城市中大量存在的超尺度不协调的“剩余”空间时,可以增加不少为城市社区服务的小建筑,这些连续的多层小建筑就会形成宜人尺度的街墙界面,构建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场所。而这个系统性的梳理和设计工作显然是难以通过单体项目设计来解决的。应该说明的是,增加密度并非是单纯为了在存量土地上提高开发强度,而是一种积极的置换策略,将原本被拆散的城市空间织补起来的同时,也可以开辟出尺度不同的小公园、小绿地、小广场,这比每个项目地块中勉强达标的绿地空间要积极得多、开放得多。所以通过城市设计可以把相关地块的控规绿地指标具体落地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让建设用地更加有效地利用,让置换出的指标合成一处,形成更有使用价值的城市公共空间。我想这会是城市设计中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此为题四。


近来我们还常碰到一类城市设计工作叫风貌整治。其实对已建成的沿街建筑拆违建、拆广告是一种管理行为,与设计似乎关系不大。但领导一看拆完了风貌还不好,是因为建筑立面不好看,所以希望用城市设计去指导整改立面,有的地方着急赶个什么大活动,干脆直接涂料画立面,粗糙地化妆,结果还不如那些貌似零乱破旧的立面所表达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岁月留下的痕迹更好呢,这种花钱不落好的蠢事在城市更新中屡屡发生。但城市风貌确实需要设计,对既有建筑将来的改造也应有一种指导和建议。我主张结合都市生态化公园化的发展大方向,对既有建筑进行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的引导,如给沿街住宅窗台上加装花槽花架,办公建筑加多层次的平台绿化和立面绿化,商场建筑更可以利用宽大的屋顶和大面积实墙做绿化种植,甚至适当增加立面上的步行外廊外梯,使立面空间化和开放化,让室内商业人流可以利用这种系统增加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性。还可以结合节能的要求增加一些遮阳系统。我认为在规划和绿化管理上应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立体绿化应纳入绿地指标进行折算,开辟城市公共空间应给予容积率补偿和奖励,这种在国外实行了很多年的管理政策行之有效,为什么不能应用到我们的城市中,以此来调动业主的积极性,主动改造自己的建筑,共建和共享生态花园城市?因此我认为城市设计一方面要有大思路、大智慧,要有引导城市空间转型的前瞻性,但又要有政策的支持和配合,才能逐渐实施,进入到有机的更新进程中去。那种寄希望于政府大投入、大包大揽的形象再造工程除非有特殊的大事件推动,多数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城市设计的技术性和政策性同样重要。此为题五。


城市问题千头万绪,这五题并不全面,也不一定准确,但能说明一点,城市设计范围广泛,不能用一种标准、一种技术路径去解决,应该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地去研究、去观察、去体验、去设计,这是城市的需要,也是城市设计的魅力所在。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市政工程师、产品设计师、公共艺术策展人和艺术家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城市是大家的事儿!

(正文完。原文刊载于《建筑学报》2018年4期,总第595期,详细内容请见纸刊。




Copyright by 2006-2017 四川盛泰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3011551号-1 成都网站建设:今网科技